查看原文
其他

我是通过阅读成长起来的

钟杰 钟杰班主任实践智慧 2021-12-24


至今,我都毫不怀疑,我是通过阅读成长起来的。


可是,以我那样简陋荒僻的成长背景,又是如何走进了阅读,进而让自己的灵魂变得丰润起来了呢?


说起来纯属偶然。


我出生在一个知识极为贫乏的家庭。父亲参加工作之前是文盲,参加工作之后,进扫盲班恶补,凭着一本新华字典,可以写简单的家信,不过,很多字都是缺胳膊少腿,即便如此,我母亲还是能毫不费力地进行完全解读。母亲呢,据她说,小时读书厉害得很,经常在村委大会上给广大村民读报纸,并且还能背若干多的毛主席语录。实际上,她写的家信也只有我能解读,并且得拿出福尔摩斯破案的精神来解读才能光荣地完成任务。


若问我家里是否有藏书,我还得说有:几本毛主席语录(可惜那个时候我不识货,没有珍藏好,不然现在就大发了)。至于其他关乎文字的东西,几乎没有了。


我小时候特别的顽劣,那是因为经常听到这样的话:敢于斗争,不怕牺牲!牺牲都不怕了,还怕斗争?所以我经常与同龄伙伴打架,甚至还纠结成伙去打外村的弱势群体(个头和胆子都比我们小的伙伴),竟然还打到人家家里去了,把人家柜子里的凉粉都端出来给吃了。说起来,土匪也不过如此。


我奶奶呢,虽然名字非常的好听——陈泽玉。润泽剔透的玉。但这么好听的名字她都不会写。不会写也没关系,我奶奶的一生,真的如润泽剔透的玉一般精致玲珑。她最爱给我讲的故事,就是鬼故事。同样主题的鬼故事,她可以用不同的语言描述出来。现在回想起来,还使用了各种修辞手法以及铺垫、伏笔、欲扬先抑等等文学创作手法。唉,中国人就是高明,读不读书,那些高深莫测的手法也使用得畅通无阻。我学龄前的睡前时光,基本上是在奶奶重复了一千遍的鬼故事里度过。


我外公读过私塾,识字颇多。但为人死板,脾气暴躁,变幻莫测,所以,我看见他,就好比看见了阎王,只有躲的份。但有时,他也显得较为和蔼,就是他讲故事,我蹲在一旁听得如痴如醉的时候。不过,他每次都讲同样主题的故事——不孝子孙遭雷劈。他为什么要讲这样的故事?我开始不明白,后来逐渐懂得了其中的玄机——我大舅妈正和他吵架,而大舅帮妻不帮父。


如果这要算阅读的话,应该是我的早期阅读——听读。


听到什么了,就是那绘声绘色的描述,把故事情节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的面前,让我着迷。想我现在善于描述,应是受到两位“高人”的指点。


上学了,终于见到书了——语文和数学。但仍然没有其他的书可读,老师又不喜欢讲故事。我的刁蛮粗俗之气非但未除,反而变本加厉地顽劣,经常惹得老师告状,回家就是一顿打骂。现在想起来,我过硬的心理素质和极强的适应能力只怕也是那时形成的。


直到小学四年级,一次偶然的机会,我到我二姨家去,我的表哥从床底拖出一个小木箱,揭开盖子,里面是满满的一箱子书。他问我,你想不想看?我说,不想,我要修房子、踢毽子,哪有时间看书。我表哥说,你先拿一本《聊斋叉子》去看,好看哦,里面都是妖魔鬼怪的故事。我一听,很奇怪,说,我以为鬼故事是我奶奶编出来的,原来书上也有鬼故事啊?我当时觉得我奶奶简直就是神人了,她一个字都不识,竟然还能说出书上才有的鬼故事。


我拿着表哥的《聊斋叉子》回家,没事就看,竟然入迷。后来,我又到他家去要书看,他给了我一本《醉卧长安》,谁写的我记不得了(小时候读书只记情节,哪管作者),我只记得那是一本写李白坎坷一生的书。后来我学李白的诗,能够走进他的内心,真切地体会到他的失意与痛苦,完全得益于我之前读过《醉卧长安》这本书。


小学阶段,只能说,我知道了一个常识:除我阅读的课本外,还有许多另外的书存在。但它们在哪里?我不知道,因为我没看见过的。


读初中时,除了课本,好像也没见过有什么书。所以也没刻意去读什么书,脑子里只有一个意识:我只要每次考试考出满意的成绩我就是在认真读书了。


后来之所以有了读书的欲望。那是因为一次偶然的逃学经历让我开了眼界。我的同桌,因为讨厌英语老师,不想听他的课,我呢,为朋友两肋插刀,也不想听英语课。于是,我们两人合计逃课。未免班主任和家长发现我们逃课,不敢在外游荡(我那同桌是街道居民,她父母的眼线众多,极容易被发现),于是我的同桌带我到乡文化站,她出钱,我看连环画,两分钱一本。我还记得我看的第一本连环画是《蹉跎岁月》,接着是《被爱情遗忘的角落》,后来《三国演义》《红楼梦》《水浒传》《西游记》等等,都进入了我的视野。看了一阵子连环画后,我不满足,提出要求要看杂志了。可杂志的租金较高,我同桌有点吃不消了,两人终因租金的事意见不合停止了逃课。始终都没搞明白,我们逃了那么久的课,英语老师怎么就没告发我们呢?而且他也没找过我们。后来自己做了老师,仍不明白英语老师的意图,本想找个机会问他理由。无奈等我们有机会回到母校重提这件事时,英语老师已经魂归极乐。唉,终究是个憾事。不过,有一件糗事是一定要提的。


由于逃课,又由于心里对抗英语老师,所以对他的课基本是不听的。并且还大言不惭地为自己找到一些开脱的理由:不学ABC,照样干革命!英语不及格,表示我爱国。学期结束,期末考试,英语真的就不及格了。我考了18分,我在同桌的怂恿下改成了78分!但并没有骗过我那大字不识几个的母亲!害我跪了半个晚上!若干年以后我问她怎么发现的,她说她数红勾勾数出来的!天哪!万事万物相生相克!你有对子,她可有门枋!更悲惨的是,由全班的第一名下降到全班的43名!这个名次害我挨了母亲的黄荆条子!


自此,再不逃学。不过,我开始喜欢上读书。课余时间,我不再跟同学嬉笑打闹,而是坐在教室里安静地看书。那个时候开始流行琼瑶的小说,我几乎把琼瑶的小说读了个遍,然后又读金庸的武侠小说。或许就是因为我既读琼瑶,又读金庸,所以,我没有受到琼瑶爱情里那种卿卿我我的影响,相反,我的骨子里更有一种潜在的豪侠之气。这也是我敢走出四川盆地,敢携子远走海南,敢独自一人闯深圳的根由所在。


读师范了,那就有更多的时间来读书了,并且也有书可读。那个时候,阅读已经成为我的生活习惯了。一天不读书,心中便不安宁。我的精神气质里,再也没有当年的野蛮粗俗了。


我记得我那个时候读了很多书,中国的,外国的,但真要让我说出个所以然,我竟然不记得了。或许,那些东西早已经内化成我的做人准则,或者是处事标准,或者是气质神韵。


工作之后,因为要拿文凭,要提升自己。所以,又是考专科,读本科,虽然带着功利心态,竟也读了不少的书。尤其是中国文学,现当代的,古代的,读了不少,从中汲取了不少的精神营养。本科文凭到手,好像追求也就到此为止了。于是很长一段时间沉浸在织毛衣、扎鞋垫这类手工活中。远离书本的结果是我的手工技术越来越高,外形长得跟大妈越来越接近,精神长相也开始变得平庸粗俗。


还是一次偶然,我接触到教育类书籍,并且一发不可收拾,不仅大量的读书,还自己写书。


是什么偶然让我的教育人生发生了如此之大的转变呢?


2005年暑假,我与我们学校的校长夫人去锻炼,她说,她丈夫从成都教育书店买回几本教育书籍,其中一本叫做《班主任兵法》,很有意思,里面有很多阴招,不过出发点都是好的,所以值得一看。


就是这个偶然,让我有机会读到了万玮的《班主任兵法》,还有郑杰的《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》。也就是这两本书,使我改变了对教育类书籍的看法。我以前总认为教育类书籍深不可测,高不可攀,需仰视才可与此目光对接,需八斗高才才能读懂其中的迷雾重重。


读了万玮与郑杰的书之后,我的生命潜能好似突然被激发出来了一般,我开始大量的网购教育类书籍,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般,贪婪地啃噬起来。

2006年,我在班主任之友教育论坛注册,开始写自己的教育人生。我想,读了那么多书,做了那么多事,我也应该把它们写出来,以飨我的同仁和我自己。当然,如果能够出书,让我今后老而无用的时候,在我的孙子孙女面前炫耀一下那该是多么美妙的事啊!


时至今日,书出了10几本,阅读仍然没有丢下。相反,我现在的阅读更加宽泛。我不再满足于读教育类书籍以及文史哲之类的书,我还进行跨界阅读,甚至读一些我根本读不懂的书。说来也许很荒谬,竟然读根本读不懂的书,要不要太装?事实上,当我读到那些读不懂的书的时候,我心理充满了深深的敬畏,我那点孤芳自赏的骄傲荡然无存。于是,我会更加用心地读书,慢嚼细咽地读书,慢慢地,那些读不懂的书变得似懂非懂,再读,就有一种遇到知音的感觉。



相关阅读
我的成长动力来自哪里
我不是人生赢家,我只是自己的赢家
给中小学班主任的专业成长课程
☟☟点击阅读原文进入线上课程平台
: .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,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,轻点两下取消在看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